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【大清河史话】乾隆五下大清河——开篇

    信息发布者:田卫强
    2019-04-16 13:25:30   转载



          朋友,提起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,通过老人们的讲述、书本和现代传媒工具的宣传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人人皆知。但您是否清楚,当年他老人家对大清河这块风水宝地十分看重,关爱有加,或水上围猎,或巡幸堤工,或视察水患,曾先后于乾隆十五年、三十二年、三十五年、三十八年和五十三年,五次驾临这里。并在此安宿逗留,营建了太保庄、苑家口、苏家桥、左各庄、石沟、胜芳六大行宫,留下了不少诗文和轶闻趣事,至今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。您要是游览过千里堤,现在还可以看到太保庄、苑家口、崔家坊等处残存的几块碑文,记载着当年的盛况。


    乾隆姓爱新觉罗,叫弘历,乾隆是他的年号。他是满族入关后清代的第四位皇帝。生于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卒于嘉庆四年(1799年),享年89岁,在位60年,自称“十全老人”。他继康熙、雍正之伟业,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,风流倜傥,创下了闻名于世的“康乾盛世”。


    大清河是中国北方一条古老的河流,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。早在唐宋时期,人们就用大清河水灌溉农田。它原属黄河水系,后属海河水系。上游支流繁多,源于太行山和恒山南麓,纳百川,东入渤海,为直隶五大水系之一。大清河之称明代以前史无记载,它的称谓始于清代。据《畿辅通志》和《畿辅河道水利丛书》载:“大清河者,总集七十二河之委而汇入两淀者也。”“清河,北有永定河,南有滹沱河,二河皆浑浊,惟独此河水清澈,是以得名。”



    1957年前的大清河


    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。北支与该书关系不大,暂却不表。南支清河从雄县毛儿湾入境,北为中亭河,其间引河甚多,弯弯曲曲,形如玉带,又名玉带河。玉带河下流,穿芦阜庄,将文安、霸州一分为二,成为文、霸两县的界河。经善来营,达苑家口,全长约15华里。苑口到苏桥段,长约4华里,称会同河,因七十二河之水毕汇于此。自苏桥以下,分南中北三支,又有三岔口之称。各支滔滔东去,注入渤海。


    大清河河面宽阔,蜿蜒数百里。平时河水较丰,水流平缓,是天津与河北内地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,上府(保定)下卫(天津),舟帆相竞,百舸争流,航运繁忙。河流两岸,沃野广阔,物产丰饶,加之陆路交通畅达,堪称物阜华丰之地。因此,历史上曾几度是人烟稠密,商贾云集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出现过新镇、苏桥、左各庄等重镇。


    但任何事情总不是十全十美的,大清河有利也有害,每到汛期,水势潦盛。遇到山洪暴发,河内更是水大浪急,堤岸险象环生,危堤险断,经常决口。大水摧毁房屋,淹没庄田,人们无家可归,流浪失所,生活苦不堪言,惨象目不忍睹。


    清廷入主中原,定都北京,到了乾隆朝,平定了内忧外患,可以说是四海升平,国泰民安,出现了被历史上所称道的“康乾盛世”。乾隆帝继位后励精图治,勤政爱民,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。大清河地处京畿地带,两岸百姓的苦乐悲欢,不能不引起他的关注。故在日理万机之中,抽出闲暇,几次亲临巡幸。成一代名君,传千古佳话。这才引起了下面的故事。


    诸位,这里所说的乾隆五下大清河,仅指得是白洋淀到文安县左各庄这一地段,但时间却跨越了近40年。其中有太多的文化需要传承,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讲述,有太多的传奇需要延续。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,我们收集整理了众多美丽的历史故事和传说,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作。可以说三分史实,七分戏说。由于缤纷复杂,枝节繁多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姑妄言之,姑妄听之。


    这正是:天下一统帝业成,绿水悠悠留其名。一代名君风流事,万民至今传诵中。







    作者简介:冯秉顼,学者、作家,1952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。出版专著27部,300多篇小说、散文、报告文学、诗歌等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